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鲁东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2003年获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山东省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0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已形成功能高分子、无机功能材料、高聚物合成与改性、生物与环境分析、应用有机化学等五个研究方向,在吸附分离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二)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现有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本学科立足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紧密对接烟威地区高分子合成和高性能纤维等区域优势产业,在研究生培养上着重加强化学理论水平和提升专业技能训练,在提高学科创新能力的同时,拓展在化学、医药、材料、环保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基本条件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掌握特定化学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能够在化学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学位标准
学位点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修订了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使培养方案更加符合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更加符合化学一级学科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标准。学位标准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高尚品德,具备良好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精神。
2.具备坚实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特定化学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理论体系、合成技术、性能表征和专门研究方法,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英语,能熟练阅读本学科的英文资料;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快速获取科研信息。
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4.具有获取知识满足学习和科研需求、促进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具有较为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批判性思维能力、熟练的中英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三)培养方向
1.功能高分子
以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为前驱体,进行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开发新型功能高分子特别是环境响应型高分子材料,包括对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及有害气体具有高度吸附选择性能、分离性能及检测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涉及天然高分子、树枝状大分子、浸渍树脂、磁性介孔复合材料、光催化转化复合材料、生物大分子、温敏和识别性能的超支化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其中树枝状大分子吸附分离金属离子在国内已形成特色。
2.高聚物合成与改性
主要研究聚合反应体系设计、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改性,已在活性聚合领域形成特色。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点击化学等新型聚合手段实现高聚物的精密合成与改性。研究“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温敏高分子、两亲性核壳聚合物、功能性凝胶和具有识别性能的智能高分子,组装结构新颖、性能特殊的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其在药物控制释放等方面的应用。依托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在高性能碳纤维、芳纶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稳定的电容器电极材料等方面形成优势。
3.无机功能材料
主要研究能源、环保、催化等领域的无机功能材料,利用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组装和晶体工程等方法,设计构筑多级纳米结构的配合物、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三维网络/碳复合材料,深入研究其合成规律、形貌控制、结构调控及在吸附分离、光电转换、储能电极材料、选择性催化等方面的性能,建立材料制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已在纳米陶瓷、光催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领域形成特色。
4.生物与环境分析
主要研究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和环境样品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方面已形成优势特色。聚焦于新型动物成像设备研发以及长余辉成像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结合生物成像和代谢组学两种手段研究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机制。发展了基于荧光、比色和电化学的高效传感器。由此发展的氨基酸、抗生素等传感方法可有效拓展其分析应用领域和实现多功能分析。
5.应用有机化学
主要研究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催化剂设计及新反应开发、有机分子结构的功能性修饰及官能化、天然有机化合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已在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天然产物骨架类似物的构建及药物活性研究、高活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反应性能研究、多氮杂原子干扰下有机物反应位点的可控修饰、海洋生物多糖的分离与纯化等领域形成特色。
(四)师资队伍
表1.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
人数 合计 |
35岁及以下 |
36至 40岁 |
41至45岁 |
46至50岁 |
51至 55岁 |
56至 60岁 |
61岁 及以上 |
博士学位教师 |
海外经历教师 |
||
正高级 |
13 |
1 |
1 |
2 |
4 |
1 |
4 |
0 |
10 |
3 |
||
副高级 |
17 |
4 |
5 |
6 |
1 |
1 |
0 |
0 |
16 |
4 |
||
中级 |
25 |
15 |
7 |
3 |
0 |
0 |
0 |
0 |
24 |
2 |
||
总计 |
55 |
20 |
13 |
11 |
5 |
2 |
4 |
0 |
50 |
9 |
||
研究生导师人数(比例) |
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比例) |
最高学位非本单位人数(比例) |
||||||||||
19(34.4%) |
50(90.9%) |
54(98.2%) |
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博士50人,45岁及以下教师4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已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拥有山东高校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山东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山东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山东省有机化学教学团队。
表2.各培养方向学术带头人简介
方向一名称 |
功能高分子 |
专任教师数 |
12 |
正高职人数 |
3 |
导师人数 |
4 |
||
学术带头人 |
曲荣君 |
年龄 |
58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吸附分离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在J. Hazard. Mater.等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 |
||||||||
方向二名称 |
高聚物合成与改性 |
专任教师数 |
11 |
正高职人数 |
3 |
导师人数 |
4 |
||
学术带头人 |
陈厚 |
年龄 |
44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化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课题7项。在J. Hazard.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5项。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
||||||||
方向三名称 |
无机功能材料 |
专任教师数 |
11 |
正高职人数 |
3 |
导师人数 |
3 |
||
学术带头人 |
杨正龙 |
年龄 |
46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探讨了无机物溶胶/凝胶过程和双亲分子协同自组装及对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的影响。通过分子自组装、水热合成和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孔隙率高、导电性好的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提高了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在Electrochim. Act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
方向四名称 |
生物与环境分析 |
专任教师数 |
10 |
正高职人数 |
2 |
导师人数 |
4 |
||
学术带头人 |
张洪武 |
年龄 |
46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新型生物成像设备研发以及长余辉成像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福建省百人计划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支撑计划、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环保部公益项目,福建省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Biomaterials,Nanoscale, Nano Research, ACS photonic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已经培养的学生中1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1人获得朱李月华奖学金,1人获得中科集团环保奖学金,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
||||||||
方向五名称 |
应用有机化学 |
专任教师数 |
11 |
正高职人数 |
2 |
导师人数 |
4 |
||
学术带头人 |
刘希光 |
年龄 |
56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
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天然产物的提取及活性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厅级项目6项。在Food Anal. Methods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教材4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
(五)科学研究
本年度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6项,市厅级项目4项。
表3.本年度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 |
来源 |
起讫时间 |
主持人 |
总经费 (万元) |
1 |
Janus纳米粒子构建功能性自修复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5177308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8.01- 2021.12 |
柏良久 |
61 |
2 |
基于薄壁中空球分子筛的封装金属催化剂及其VOCs催化氧化性能研究(2180607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1- 2021.12 |
孙文娟 |
26 |
3 |
纤维素气凝胶微球负载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分子氧氧化脱硫性能研究(2180809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1- 2021.12 |
杨华伟 |
26 |
4 |
Bi3+激活锡酸盐长波发射余辉材料的构建及晶格和缺陷调控机制研究(518021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1- 2021.12 |
孙文芝 |
23.7 |
5 |
兼具外援和本征双重自修复能力的抗冻型水凝胶的构筑及性能研究(5197308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 2023.12 |
陈厚 |
60 |
6 |
芳纶纤维表面光固化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增强机理研究(519031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 2022.12 |
王颖 |
25 |
7 |
氢质子无痕辅助精准构筑嘌呤核苷6位C-C(sp3)键研究(2190109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 2022.12 |
于明武 |
24.5 |
8 |
高强铝合金在户外海洋大气环境薄液膜腐蚀和弹性应力交互作用下的失效行为与机理研究(5190109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0.01- 2022.12 |
王彬 |
25 |
9 |
pH/温度双重敏感多重信号响应的伤口感染可视传感监测体系的构筑(520731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 2024.12 |
刘训恿 |
58 |
10 |
交联超支化聚酰胺-胺界面的构筑及其对银导电芳纶纤维性能的调控作用机制(520731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 2024.12 |
曲荣君 |
59 |
11 |
金属配位正交自组装对光电催化产氢体系的优化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220011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 2023.12 |
初晓晓 |
24 |
12 |
基于沸石咪唑酯框架的空心钴基化合物/氮掺杂碳/聚吡咯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研究(5217307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2.01- 2025.12 |
杨正龙 |
58 |
13 |
基于非重氮策略的金催化卡宾对邻碳硼烷B-H键的选择性插入反应研究(221011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2.01- 2024.12 |
赵西梅 |
30 |
14 |
基于抗菌肽协同抗菌凝胶体系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2210206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2.01- 2024.12 |
徐文龙 |
30 |
15 |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MSx/C/MSx的设计合成及脱嵌锂动态过程研究(ZR2018MEM020)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3- 2021.06 |
金仁成 |
15 |
16 |
基于功能化聚酰胺-胺树形大分子的金属离子吸附剂的构建及吸附机理研究(ZR2018MB039)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3- 2021.06 |
牛余忠 |
16 |
17 |
纤维素纳米晶基除醛功能水性涂料关键技术研究(2019GGX102012)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
2019.01- 2021.12 |
柏良久 |
20 |
18 |
基于比色与相变构建多重信号响应的可视化检测方法(ZR2019MEM02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07- 2022.06 |
刘训恿 |
14 |
19 |
层状Co-Mo基混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分子氧氧化脱硫性能研究(ZR2019QB025)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9.07- 2022.06 |
杨华伟 |
15 |
20 |
碳中心自由基参与的C-H官能化反应构建C-烷基化嘌呤衍生物研究(ZR2019BB04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 |
2019.07- 2022.06 |
于明武 |
8 |
21 |
多π桥组合D-π-A型卟啉锌染料的设计、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ZR2019PB01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基金 |
2019.07- 2022.06 |
张晓峰 |
5 |
22 |
线性聚合物导向合成多级钨酸铋纳米结构及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研究(ZR2020MB08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 2023.12 |
崔玉明 |
10 |
23 |
多功能基修饰芳纶纳米材料的形态调控及性能研究(ZR2020ME06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 2023.12 |
孙昌梅 |
10 |
24 |
仿生超亲水/超疏油型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和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ZR2020MB077)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 2023.12 |
薛众鑫 |
10 |
25 |
X光激发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ZR2020KB019)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21.01- 2023.12 |
张洪武 |
30 |
26 |
基于巯-烯点击化学的高内相乳液法制备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硬质含氟聚氨酯材料研究(ZR2020LFG00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培育项目 |
2021.01- 2022.12 |
王爱丽 |
15 |
27 |
在体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并原位杀死及其肿瘤转移阻断研究(ZR2020ZD3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
2020.08- 2024.07 |
张洪武 |
66.6 |
28 |
基于AIE效应的比色/荧光双模式纳米探针用于线粒体内过氧化氢检测与细胞成像(ZR2021MF054)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2.01- 2024.12 |
李桂英 |
10 |
29 |
Janus纳米材料参与制备自修复水凝胶及其在可穿戴柔性传感中的应用(ZR2021MC02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2.01- 2024.12 |
王文香 |
10 |
30 |
基于硼酸和亲水作用的多功能耦合磁性MOF@COF构筑及对糖肽的高选择富集(ZR2021QC187)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2.01- 2024.12 |
刘永峰 |
10 |
31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分离富集含氮及含碘消毒副产物及其作用机理研究(ZR2021MB044)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2.01- 2024.12 |
张贝贝 |
10 |
32 |
过渡金属催化硝基芳烃脱硝基硼化反应及理论研究(ZR2019BB00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7- 2022.06 |
王光辉 |
10 |
33 |
三价铋激活的反尖晶石型长波余辉材料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ZR2019BEM010)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 |
2019.07- 2022.06 |
孙文芝 |
8.4 |
34 |
Janus纳米复合自修复高强韧型水凝胶柔性传感器的设计及应用(2019KJA011) |
山东省教育厅“青创科技计划” |
2019.05- 2022.04 |
柏良久 |
20 |
35 |
纳米生物医学成像与环境健康研究创新团队 |
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 |
2020.01- 2022.12 |
张洪武 |
150 |
36 |
Cu(0)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改性纤维素纳米晶构筑自修复水凝胶(J18KA080)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
2018.07- 2021.07 |
王文香 |
2 |
37 |
纳米纤维素/β-环糊精复合气凝胶微球的产业化制备关键技术研究(2019XDHZ106) |
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 |
2019.01- 2021.12 |
杨华伟 |
20 |
38 |
用于制备重防腐环保水性涂料树脂的高效乳化剂的开发及应用(2020XDRH098) |
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
2020.01- 2022.12 |
刘训恿 |
20 |
39 |
跨海桥梁隐患检测只能传感技术智能传感技术 |
烟台市“双百计划”项目 |
2020.10- 2024.09 |
张洪武 |
200 |
(六)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拥有山东省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总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高分辨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核磁共振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拥有与本学科相关的图书资料5.5万册,Web of Science、ACS、Wiley等网络数据库17个,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表4.教学科研支撑平台
序号 |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时间 |
1 |
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山东省科技厅 |
2013.12 |
2 |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科技厅 |
2012.12 |
3 |
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高校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
山东省教育厅 |
2011.11 |
4 |
山东省重点学科 |
山东省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 |
山东省教育厅 |
2006.01 |
5 |
山东省高校骨干学科实验中心 |
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
山东省教育厅 |
2006.03 |
6 |
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 |
高分子合成化工中试基地 |
山东省科技厅 |
2017.08 |
7 |
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烟台氨纶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教育厅 |
2009.06 |
(七)奖助体系
学校建立了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奖学金类别共8类,能覆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级100%、二三年级各70%。助学金标准目前为900元/月,实现硕士研究生全覆盖。学校每年投入24万元设置了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以上奖励资助均有相关制度保障,如《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5]2号)、《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鲁大校发[2014]35号)等。
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招生选拔
为保证生源质量,学位点改革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现场咨询、论坛、网络宣传等方式宣传学位点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学业奖学金,激励优秀生源报考。本年度招生25人。生源主要来自鲁东大学、临沂大学、聊城大学等省内高校。
(二)思政教育
本学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学校红色教育平台,构建“一核五维”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将“三全育人”落实落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1.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一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化学家故事、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为视角,编写了《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汇编》,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担当意识。二是做好课程思政创新提升工作。定期组织“怎样教、教什么”“怎样学、为谁学”等主题研讨会;结合科学实例以及现代化的手段和信息技术,将思政理念、党的教育方针融合在一起,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
2.“五育并举”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担当意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一是利用专业实习,调研化学化工企业发展状况及文化内涵,感受国家富强与企业壮大一脉相承的关系,学思相长。二是将最新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难题相对接,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助人帮困、用专业技术服务生产生活等途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专业自豪感。三是利用节假日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真正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运用专业知识支教、调研、做公益。
3. 守好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一是不断完善信息员队伍和网络阵地建设,加强舆论宣传阵地管控,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二是加强师生职业道德建设,夯实理想信念教育,将关爱进驻到师生心灵深处,用使命担当和正能量贯穿教育过程。三是做好敏感事件、重大事件工作预案和研判,有效杜绝舆情发生。四是发挥学科特色,用新媒体新手段对化学相关的网络谣言进行专业辟谣,提高新闻舆论公信力。
4. 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航标作用,凝心聚力。实施“强基、铸魂、引领、示范”党建工程,抓实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淬炼党性觉悟,师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专业学习等方面得以凸显。积极探索“社区制”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深度打造公寓教育管理阵地。构建辅导员进公寓机制,建立学生公寓“研究生党员工作站”,开展政治学习和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党性。
5. 抓好思政队伍建设。制定完备的思政教师考核体系,保障1:200的师生配比。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短期挂职锻炼机会,提高工作能力水平。鼓励思政教师积极参与到和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一流课程、一流专业申报等,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归属感。
(三)课程教学
根据学科特点及研究特色,开设了18门专业课程,其中核心课程5门(见表5),选修课程13门。
表5.核心课程教学情况表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授课教师姓名 及职称 |
BX21090001 |
专业英语与论文写作 |
32 |
2 |
1 |
考试 |
曲荣君教授 杨正龙教授 |
BX21090002 |
高等高分子化学 |
32 |
2 |
1 |
考试 |
孙昌梅教授 刘训恿副教授 |
BX21090003 |
高等仪器分析 |
48 |
3 |
1 |
考试 |
刘希光教授 郭磊副教授 |
BX21090004 |
高等无机化学 |
32 |
2 |
2 |
考试 |
王彬副教授 王青尧副教授 |
BX21090005 |
高等有机化学 |
32 |
2 |
1 |
考试 |
纪春暖教授 刘刚副教授 |
学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不断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2021年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SDYKC20163)一项。课程教学贯彻理论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培养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点实施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实行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教师和研究生的意见,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评教,完善反馈机制。根据课程教学效果,及时修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导师指导
为加强导师管理,制定了《鲁东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考核暂行办法》和《鲁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4]33号),明确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每三年对导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导师本人的政治思想表现、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等情况。
2021年举办导师培训会议5次。学位点导师均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按照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全程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并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五)学术训练
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独立申请研究生创新课题等途径进行学术训练,强化科研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021年,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或接收SCI论文33篇,其中1区3篇,2区17篇,3区8篇,4区5篇。郭峰同学毕业论文《环境响应性门控介孔氧化硅药物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栾丽萍、唐本田、吴开彦同学的研究成果《吸附分离功能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三等奖。栾丽萍、唐本田、吴开彦、王柄翔的作品《树形大分子金属离子吸附剂-设计与应用》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山东省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六)学术交流
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以拓宽知识面和了解学科发展方向。
学校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学校层面的主论坛邀请国内外学术专家做专题讲座,学位点层面的分论坛以邀请专家做报告、学术沙龙和科研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举行。
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2021年,研究生参加线上国内会议32人次。
(七)论文质量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将学位论文检测重心前移,构筑“导师、学院、研究生院”三位一体论文保障机制。二是稳步推进学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山东省内高校中率先实现了学位论文的在线评审。所有学位论文必须经过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复制比达到要求后进入我校研发的“学位论文在线评审系统”,实行校外专家“双盲审”。三是着重加强论文答辩环节的规范与监控,实现专家在线评价与答辩委员会现场评价相结合的学位论文评价模式。四是全面推行预答辩制度,查找学位论文不足。五是改进写作规范与要求,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
2021年,在山东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没有发现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
(八)质量保证
研究生培养实行全过程监控,确保培养质量。培养阶段设有中期筛选、论文中期检查等考核机制。中期筛选按照《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执行,考核内容包括课程成绩、开题报告、政治思想品德。对于政治思想品德不良、学业成绩较差、缺乏科研能力者,实行分流淘汰。研究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并取得相应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学位论文重点考查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逻辑性与规范性、工作量、论文复制比等。论文答辩工作具体程序及要求按《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2021年毕业的14名研究生论文复制比检测全部合格。
(九)学风建设
我校历来重视学风教育规范化建设。2006年出台了《鲁东大学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鲁大校发[2006]42号),2013年又出台了《鲁东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严格程序,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此外,制定了《研究生导师手册》、《鲁东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制度,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硕士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2021年,没有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十)管理服务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成才的理念,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实施情况良好。学校研究生院有专门科室主管学位点工作,学院设立了相应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机构,配备教学秘书,具体负责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另配有研究生班主任、学科负责人。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与实施办法、学位论文和质量保证、导师管理办法、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研究生手册等,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规范有序和顺利进行。
研究生管理、教学档案保存齐全,管理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表、试卷(答卷)、成绩、教学质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记录等教学纸质文件按学校的规定进行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研究生的权益保障制度,在学研究生学习满意度较高。
(十一)就业发展
2021年,本学位点14名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其中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2人到中学从事教育工作,2人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做辅导员,3人选择自由职业,3人与山东省内企业签署就业协议,3人回生源地省份就业。大部分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认为本学位点培养的研究生工作勤奋踏实,反响良好。
四、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本年度承担企业横向课题9项,成果转化6项,到账经费525万元。典型案例如下:
1.开发了一种废弃氯化亚砜的再生工艺。采用聚丙烯酰胺、沸石在偶联剂存在下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沸石交联复合吸附材料,常温下将聚丙烯酰胺/沸石交联复合吸附材料和废弃氯化亚砜放置于搅拌器中,使其混合均匀,吸附60-120分钟,78℃下进行减压蒸馏,得到99.5%以上的一级品氯化亚砜。
该技术已在山东尼加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转化,转让金额150万元,量产后预计年销售额1000万元,并可缓解废弃氯化亚砜的污染问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 发明了一种防火保温板,兼顾了保温隔热性能、防火阻燃功能,提高了防火保温板的机械力学性能。保温防火板材由玻璃纤维增强硫氧镁水泥包覆聚苯板组成。硫氧镁水泥的组分添加了聚磷酸钠、磷酸和硅丙乳液,改善了硫氧镁水泥的耐水耐候性能,使其更适合用于外墙;增加的矿渣、红砖粉、粉煤灰和硅粉降低了硫氧镁水泥的固化放热率和收缩率,保证了成型过程中聚苯板不受损,同时降低了原料成本。
该专利已转让合肥恒隆光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转让金额100万元。
表6. 2021年服务社会明细表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合同金额(万元) |
本年度到账经费(万元) |
来款单位 |
合同期限 |
合同类型 |
1 |
2021LHX014 |
CoO作为储能系统负极材料的技术研发 |
刘桂静 |
50 |
8 |
灏鸣能源(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
2021.3- 2023.3 |
技术开发 |
2 |
2021LHX024 |
含磷有机物的制备研究 |
王伟立 |
5 |
1 |
烟台大学 |
2021.4- 2024.4 |
技术服务 |
3 |
2021LHX025 |
功能小分子合成研究 |
王伟立 |
5 |
0.5 |
烟台大学 |
2021.4- 2024.4 |
技术服务 |
4 |
2021LHX031 |
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研究 |
王伟立 |
5 |
1 |
烟台大学 |
2021.4- 2024.4 |
技术服务 |
5 |
2021LHX078 |
海洋源活性天然产物的开发 |
王伟立 |
0.95 |
0.5441 |
烟台大学 |
2021.9- 2024..9 |
技术服务 |
6 |
2021LHX088 |
海洋抗癌活性化合物的开发 |
王伟立 |
0.8 |
0.8 |
烟台大学 |
2021.11- 2024.11 |
技术开发 |
7 |
2020LHX096 |
杂环类抗肿瘤、抗病毒医药中间体的设计及优化 |
于明武 |
20 |
5 |
烟台共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2- 2022.12 |
技术开发 |
8 |
2020LHX010 |
建筑工程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邢国秀 |
150 |
15 |
山东尼加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 2024.12 |
技术开发 |
9 |
2020LHX105 |
新型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系表剂的开发 |
郭磊 |
300 |
200 |
烟台恒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20.7- 2022.12 |
技术开发 |
10 |
2021ZH004 |
一种负载银的溴酸银可见光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高善民 |
0.45 |
0.45 |
济南季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2021.1- 2022.1 |
专利权转让 |
11 |
2021ZH005 |
一种片状银@碘酸银可见光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高善民 |
0.45 |
0.45 |
济南季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2021.1- 2022.1 |
专利权转让 |
12 |
2021ZH019 |
一种环糊精聚合物载药囊泡的制备方法 |
李桂英 |
2 |
2 |
山东上禾中创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
2021.3- 2022.3 |
专利权转让 |
13 |
2021ZH027 |
"一种防火保温板"专利权转让 |
张锦峰 |
100 |
100 |
合肥恒隆光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2021.7- 2022.7 |
专利权转让 |
14 |
2021ZH043 |
一种抗菌氨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曲荣君 |
40.25 |
40.25 |
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1.6- 2022.6 |
技术转让 |
15 |
2021ZH044 |
一种废弃氯化亚砜的再生方法 |
邢国秀 |
150 |
150 |
山东尼加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2026.10 |
技术转让 |
五、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本学科面向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通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已形成功能高分子、高聚物合成与改性、无机功能材料、生物与环境分析、应用有机化学等研究方向,在吸附分离高分子材料、光电转换功能纳米材料、储能电极材料、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智能高分子、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和环境样品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多氮杂原子干扰下有机物反应位点的可控修饰等领域形成特色。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21项,科研经费1278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2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3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本学科注重高层次平台建设对学科的支撑,建有山东省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4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本学科坚持育人为本,形成了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近5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高层次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9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 研究生生源不足,第一志愿录取率不高。
2. 需要以国际化视野、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凝练本学位点的研究方向和特色。
3. 在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本学位点缺乏国家级的教学和研究平台,缺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缺少国家级的教学名师、国家级的重大项目立项。在获奖方面,需要突破省级一等奖、国家级奖等高层次奖项。
4. 需要进一步立足国际化发展思路,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数量。
(二)改进措施
1. 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提前谋划,召开学院应届学生考研动员会和建立考研信息发布QQ群,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做好学生的考研动员以及一志愿报考的引导工作。设立“三助一辅”岗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待遇。
2. 引育结合,坚持高端引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优秀博士的引进,加强学科带头人培育。
3. 围绕学位点发展需要,建好现有科研平台,争取在高层次平台建设、高层次项目立项和获奖等方面有所突破。
4.加强对外交流,争取与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联合培养。鼓励学术水平高的导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和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国际性学术交流。
版权所有:hg8868皇冠登录入口手机版黄金版APPv9.4.15-中国足彩网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红旗中路186号 邮编:264025 邮箱:249534494@qq.com (意见反馈) 网址 www.suixinpei.com